2014年8月6日,是云南鲁甸地震发生的第四天。在震中龙头山镇的八宝村中国紧急河南基地救援队,成功救援一名被埋67小时的84岁老人,老人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。据悉,被救老人名叫刘兴勇(音),今年84岁,所住房屋为砖混结构房屋,在地震时倒塌,将他埋在下面。老人被救出后,身上无外伤但无法开口说话,且不能吃东西,右手不停颤抖。目前,老人已被直升机送往昭通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。老人也成为灾区目前被埋时间最长的生还者。
发现|救援队员对两名伤者
八宝村,是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,大量房屋倒塌,道路中断,救援十分困难。6日上午,部分救援队员被直升机投放在该村一块相对开阔的空地,队员们在村里徒步寻找需要紧急救治的伤者。上午11时左右,救援队员们得知,八宝村村民救出一位84岁的老人和一名中年男子,需要紧急救治。救援队员迅速赶到现场并对两名伤者实施救治,并呼叫直升机前来运送伤员。
降落|从学校到玉米地,直升机停了好几次
12时左右,根据现场救援队员提供的坐标,救援队员驾驶直升机迅速从昭通机场赶到了现场。为最大限度利用直升机,队员们还携带了大量救灾物资。因当地属于山区,少有平坦之地,直升机到达容易,落地难。村民在村里小学的开阔地上画上标志,试图引导直升机降落。但因为学校院子太小,周围还有房屋,飞行员尝试了三次,均未成功降落。为了尽快救治伤员,飞行员在空中观察后,将降落地点选定为位于一座山顶的玉米地。飞行员利用直升机强大的气流,将玉米吹倒在地,然后将直升机悬停,先将救灾物资卸下。
运送|爬了6里山路,队员将伤者送上飞机
此时,地面救援队员迅速用担架抬着两名伤者向山上冲。当时正值中午,天气十分炎热,在海拔1900米的山路上弓背奔跑,队员们的汗水湿透了衣服。烈日下,为防止老人眼睛受伤,队员们用衣物将老人眼睛盖上。从村子到山顶,有近三公里的山路,队员们一刻不停,将两名伤者送到山顶。救援队员顶着巨大的气流,将伤员安全送上直升机。
-
上一篇:中意两国救援队携手合作,开创山野救援新局面
-
下一篇:中国紧急救援河南基地救援队在鲁甸积极参与救援